登录     注册   

桦甸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桦甸市农业农村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282013528699N/2022-12732
分  类: 人大代表建议 ;  意见
发文机关: 桦甸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2年06月10日
标      题: 桦甸市农业农村局对市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文字号: 桦农议字〔2022〕18号
发布日期: 2022年06月10日
索  引 号: 11220282013528699N/2022-12732 分  类: 人大代表建议 ; 意见
发文机关: 桦甸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2年06月10日
标      题: 桦甸市农业农村局对市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文字号: 桦农议字〔2022〕18号 发布日期: 2022年06月10日

桦甸市农业农村局市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

 2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桦农议字〔202218

                 

孙长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合理推进基础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为应对农资市场价格上涨形势,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四月上旬,按照省厅相关文件要求,我局开展了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工作,制定并下发了《桦甸市2022年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作物种植面积统计核定实施方案》,共统计桦甸市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作物种植面积1315758.57亩,申请补贴资金2244.6845万元。六月初,按照省厅通知要求,我市将开展再次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工作,目前实施方案已制定下发,正在组织乡镇(永吉街道)开展面积统计工作。玉米、大豆、稻谷生产者工作计划于六月份开展。

  二、近年来,桦甸市高度重视家庭农场培育发展,通过积极培育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全面规范管理等举措,在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等方面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22年重点完成三方面工作:一是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两类经营主体培育。计划新增农民合作社40个,累计注册达到845个;计划新增家庭农场200个,累计注册达到1387个。二是开展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创建。计划创建县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2,累计达到30个;计划创建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6个,累计达到70个。三是开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能力提升。加大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扶持力度,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应用先进技术、改善生产条件等项目建设,提升生产加工和规范管理能力。

  要想把秸秆变成牛肉还需要大力宣传,支持让农民多养牛,现在农村屯里养牛多了没地方扩建,还有味太大,农民急需用地扩建牛场,这是难题。现答复如下:

  一、政策措施及宣传落实情况

  (一)出台政策

  1、桦甸市人民政府关于桦甸市肉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桦政发〔20201号);

  2、关于印发《桦甸市2020年肉牛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桦牛工发〔20201号);

  3、桦甸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肉牛产业发展重点任务落实工作方案的通知(桦政办函〔20213号);

  4、桦甸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桦甸市黄牛养殖创业担保贷款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桦政办函〔20213号);

  5、关于印发《桦甸市秸秆变肉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桦农函〔202169号);

  6、桦甸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桦甸市肉牛产业发展政策实施意见(2.0版)》的通知(桦政办发〔20222号);

  7、桦甸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桦甸市2022年肉牛产业发展重点任务落实工作方案》的通知(桦政办发〔20226号);

  8、桦甸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桦甸市黄牛养殖创业担保贷款实施方案》的通知(桦政发〔20222号)。

  (二)落实责任

  1.20203月,桦甸市政府制定并实施《关于桦甸市肉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相关副市长任副组长、各涉农部门乡镇街道及金融机构等为成员的肉牛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2.20211月,抽调1名乡局级领导和6名专业干部组建肉牛产业发展办公室,成立用地保障、项目服务、金融扶持、环境监督、技术服务、质量安全、宣传引导等7个专项工作组,形成了集中领导、统一协调、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3.20222月,出台升级版《桦甸市肉牛产业发展政策实施意见(2.0版)》《桦甸市2022年肉牛产业发展重点任务落实工作方案》,谋划21条支持政策和30项重点工作任务(突出良种繁育、标准化引领、金融普惠支持、品牌营销扩张、粪肥资源化利用、创新模式带动、疫病防治保障七个方面),落实市级领导四位一体,五项联保责任制。

  (三)加大宣传

  120218月,制定《吉林省肉牛十条扶持政策桦甸市五化制落实工作实施方案》,金融贷款、养殖保险产品等印制成册,发放到各乡镇街道。

  2、转发省《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意见》文件至各乡镇及相关部门。

  3202199日,桦甸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参加全省肉牛产业发展工作推进视频会议的通知》,市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有关企业主要负责人、市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农业农村局班子成员及局机关部分科室、基层单位负责人、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肉牛养殖大户参加了会议。

  4、在电视台开设新三农专栏,请相关行业专家就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实施意见、肉牛十条相关政策、养殖场选址和布局、选种选配、疫病防控、粪污资源化利用等课题进行实地讲解,每周制作一个题目专题片,在金城视点栏目播放,2021年录制播放16期,宣传贯彻范围普及到全市城乡家家户户。2022年初,在新冠疫情期间,组织全市肉牛养殖户观看了3期全省腾讯线上会议(肉牛繁殖改良技术培训会、新冠肺炎疫情下肉牛养殖应急技术培训会、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推进视频会议)。

  5、举办肉牛养殖技术培训。邀请了市级动物疫病预防专家、产业发展专家和拥有丰富养殖经验获得省级优秀创业人才的优秀乡镇养殖户,以理论讲座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在各乡镇(永吉街道)举办培训班,2021年累计培训600人次。协助省畜牧总站开展养殖量20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户技术培训,完成数量7人。

  6、发放各类肉牛养殖技术手册。2021年共发放16929册。其中发放《肉牛生产相关知识手册》600册、《肉牛养殖实用技术60问》14829册、《吉林省肉牛养殖10项标准手册》500册、《吉林省肉牛养殖10种典型模式手册》500册、《吉林省肉牛养殖10大技术手册》500册。编写了《粗饲料开发利用技术问答》指导桦甸市养殖户合理高效的利用秸秆等粗饲料来饲养肉牛,共印制并发放《粗饲料开发利用技术问答》1000册。

  二、肉牛产业发展情况

  (一)养殖情况。截至20225月末,桦甸从事黄牛养殖农户1.52万户,占农户总数(5.72万户)的26.6%(存栏10-493668户,存栏50-99313户,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44户);黄牛饲养量17.3万头,其中存栏14.3万头、出栏3万头。存栏万头以上的乡镇7个(二道甸子镇4.4万头、八道河子镇1.94万头、桦郊乡1.45万头、红石镇1.17万头、公吉乡1.14万头、横道河子乡1.12万头、常山镇1.07万头);养殖500头以上的村56个、1000头以上的村38个、万头以上的村1个。

  (二)2022年目标。力争肉牛饲养量达到25万头,增长23%,存栏达到16.5万头,增长21%9个乡镇肉牛养殖量全部突破万头以上,千头以上村发展到41个,新增养殖户1000户。

  三、养殖用地储备情况

  乡镇上报地块111个,总计610万平方米。其中可用于养殖地块共52个,共463万平方米;因三湖保护区、封山禁养区、村屯、主要河流等影响地块59个,共147万平方米。

  四、促进资源转化工作

  1.加快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制定秸秆饲料化补助实施细则,打捆使用秸秆离田和饲料化奖补资金,以政策激励构建秸秆离田和收贮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支持博瑞公司在二道甸子镇开展秸秆饲料革新化试点并在全市各乡镇推广,2022年培育秸秆饲料化生产经营新型主体13个,力争饲料化利用秸秆46万吨,利用率达到46%

  2.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今年,准备在全市建设34个粪污收集处置点,100个田间密闭液肥储存集化点。同时在八道河子向阳村、二道甸子中胜村和省环保局包保的新开河村3个村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整村推进示范项目。2022年,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3%以上。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养殖项目用地紧张。桦甸市大部分乡镇都位于松花江国家级及省级三湖自然保护区,自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以来,保护区内的养殖项目和生产设施难以建设,其他区域除基本农田、林地不能占用以外,符合动物防疫距离的规模养殖场建设用地难以保障。全市养牛大镇——二道甸子镇养牛项目已出现无地可用的局面,养殖业用地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市肉牛产业发展最主要因素。

  二是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不高。桦甸市肉牛加工仍属初加工,精深加工尚显欠缺,全市肉牛屠宰加工企业还处在肉牛屠宰和原料分割的层次上,缺乏牛肉精深加工及牛副产品的深度开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的产、加、销一体化多赢机制尚未形成。

  六、下步工作

  桦甸市将积极探索破解产业发展难题,不断完善产业扶持的各项政策措施。

  一是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养殖户成立专业合作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入股,形成利益共同体,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市场议价能力。整合优势资源,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生产、合同养殖、品牌运营、统一销售等方式,实现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二是着力提升肉牛精深加工水平。继续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鼓励域内重点企业推进肉牛养殖-加工-销售-餐饮服务产业链条纵向拉长和横向拓展,进一步提升产品定位,加大精深加工研发力度,开发中高档牛肉产品,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是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全面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引导养殖密集区适度规模发展肉牛饲养,提高玉米秸秆过腹转化能力,积极引进社会投资建设区域性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利用养殖粪污生产高效有机肥,加大农田作物推广施用力度,确保全市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先达到85%以上。

  四是加快提升科学养殖水平。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开展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粗饲料开发利用设施建设指导和服务。积极与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等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集成科研的院校对接,以清洁高效养殖、良种繁育、精细化饲养等核心技术为重点,着力提升科学养牛水平。                            

   

   

  

   

   

   

   

  联系人:于世波            

       王玉琪                                                                 

       邹春华                                    

桦甸市农业农村局

 

                                2022610